台股近來的走勢,似乎逐漸把2萬點變成地板而非天花板,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朋友當台股萬8萬9時就覺得好高了開始賣股,結果在股市一路創高之際手上卻沒什麼部位。「沒部位的目送行情」又稱軋空手行情,真的讓人很不舒服。但,是不是要先問問自己,為什麼看到股市走高就想賣股走人?
這系列專欄一開始我就說,投資上的「心理壓力」可以靠「資產配置」來化解,這就是資產配置最大的優點。然而,「資產配置有代價嗎?」當然也有。
首先,分散投資會犧牲「集中投資」賺更多的機會:假設今年至5月中,100%持有0050,可以拿到將近24%報酬,但如果80%的0050配上20%的00751B(元大AAA至A公司債),報酬率立刻降到19%左右,這確實是分散與集中的差別,也是資產配置的代價。
第二,需要更多研究:橋水創辦人Ray Dalio中度風險投資組合配置了:「30%股票、55%債券、15%大宗商品」。以這組合來說,除了股票、債券,我們還得研究大宗商品,我們需要知道黃金不孳息,美國聯準會升息會打壓金價,降息有利金價表現,除了基本財商,還得研究要用哪種「工具」投資,例如:要用黃金存摺買嗎?還是買實體金條?或者直接用台股掛牌的黃金ETF?我們透過多種資產分散風險,勢必對每種商品都需要花時間研究,對應的時間成本也是代價。
最後,費用成本也可能變高:這是很簡單的數學問題,除非你找到的組合相關手續費、經理費、保管費都一樣,不然假設A資產、B資產和C資產各要收1%、2%、3%總費用,這就會比把錢全投入到最低費用的A資產多付出2倍費用。另外,每次的再平衡,也是費用,這也是資產配置的代價。
我們都知道這世界上不存在「最佳投資組合」,但若能降低資產的波動度,找出讓自己最舒服的「最適投資組合」進而留在場上比氣長,就能享受長期投資帶來的複利效果。所以問問自己,前面資產配置的3大代價你能不能接受?如果你覺得這些代價都不是大問題,那為何不做資產配置呢?
Comments